科普|流感重症病例如何识别

科普|流感重症病例如何识别

有事您说话 2025-02-13 新闻报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科普|流感重症病例如何识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

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

资料显示,流感的每年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产生300-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那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下流感如何传播?如何识别流感重症病例?

一、流感的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或密闭、通风不良的区域,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流行病学发病前7天内是否到过甲流流行区域,或者是否与甲流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流感的症状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典型的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重症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当患者出现这些并发症时,往往提示为重症病例,此类重症病例患者的救治难度更大、经济费用更高。

三、重症病例的表现

与健康同龄成人相比,高危人群更容易罹患流感,且更容易出现重症。早期识别此类患者,可极大程度避免重症病例的出现,降低病重率和死亡率。

高危人群的识别:

1.慢性病患者:与同龄健康成年人相比,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严重疾病或死亡,其流感相关住院率和超额病死率更高。

2.孕妇、儿童:流感对孕妇的健康危害严重,如流感相关肺炎外,容易导致早产、胎儿致畸、胎儿死亡风险增加等情况,另外,孕妇脑炎、脑病的发生率也可能增高。儿童流感罹患率高。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的高发及发展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重症患儿易出现喘息症状,需要加强对此类患儿的观察。

3.老年人: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无发热或发热不明显,但通常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明显,可能导致就诊不及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风险较高。

4.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化疗、移植的患者,罹患流感后更容易导致肺炎、呼吸衰竭及肺外其他系统如心肌炎、中枢系统受累等严重并发症

如果高危人群或流感患者出现以下症状,需要高度警惕重症病例的可能性:

1. 持续高热:甲流性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能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2. 剧烈咳嗽:咳嗽往往较为剧烈且频繁,可能从干咳发展为咳痰,痰液性状可能为白色黏液痰或黄色脓性痰,这取决于是否合并有细菌感染。

3. 呼吸急促与呼吸困难:甲流性肺炎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氧气交换受阻,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严重时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明显的呼吸急促现象,甚至伴有呼吸困难。

4. 胸痛: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会产生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隐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会加剧。

5. 全身乏力与嗜睡:甲流性肺炎患者整个身体机能受到影响,会感到极度的疲倦和乏力,四肢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甚至可能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难以完成。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四、高危人群或出现上述情况者需要及时就诊,建议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可评估患者的感染程度、缺氧状况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如胸部Ⅹ线或CT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改变,如肺纹理增多、模糊,或出现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等。

3.病原学检查:如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条件者进行病毒分离等,可明确病原体,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五、重症病例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对所有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病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进行动态的详细的病情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通过对年龄、是否怀孕、基础疾病、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的评估,判断是否发生并发症,识别出单纯性流感患者和有并发症的流感患者。

在流感流行季,对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或临床怀疑流感特殊临床表现的患者,应留取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我国流感样病例的定义为发热(腋温≥38 ℃),伴咳嗽或咽痛,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所有呼吸道病毒都会导致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从而降低流感病例定义的诊断效力。只有临床症状的流感诊断可能导致误诊和随后的不当治疗。因此,单凭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区分流感。然而,在流感季节,将出现发热的流感样症状患者作为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是合理的。但要注意的是,对于重症流感患者,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必等病原学结果。在发病48 h内抗病毒治疗的获益最大,超过48 h使用仍可降低病死率;治疗5 d后病情仍十分严重时或病毒持续复制者可考虑延长疗程。

综上所述,识别流感相关肺炎重症病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并发症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科普|流感重症病例如何识别》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